依據教育部「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為瞭解及確保國中畢業生學力品質,辦理教育會考作為我國國中畢業生學力檢定機制。
入學考試的變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環節。而入學考試的變革必須在「降低壓力以活化學習」和「確保品質以維持競爭力」兩個目標之間求得平衡。教育會考將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改革過程中,扮演適度降低壓力和維持競爭力的角色。
自民國99年開始推動的擴大免試入學方案,雖適度舒緩學習壓力,但缺乏瞭解透過免試入學管道進入後期中等學校之國三學生學習成效的機制,此種情形至103 年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正式實施時將更形明顯。然而,無論從國家的教育責任、學生和家長瞭解學習進展的權利、高中職端知悉學生先備知能的需求,乃至緩解學生分分計較的競爭壓力等面向來看,以教育會考作為我國學力檢定的機制,將能發揮實質的功效。具體而言,國中教育會考的目的有下列四項:
一、降低考試壓力,活化學生學習。
二、檢視學生學力,確保學習品質。
三、回饋學習成果,強化適性輔導。
四、提供學力資訊,俾利因材施教。
教育會考將藉由各科成績等級減少(分為3等級)來達到適度減低考試壓力的目的;並藉由標準參照的作法達到學力監控與提供具體學力訊息的目標。